中国军团 Sina Ads.
新浪网


中国军团 图文报道 亚运历史 亚洲诸强
亚运快讯 评    论 亚运首页
竞技风暴
体育沙龙

综述:从亚运会看中国的崛起

http://www.sina.com.cn 1998年12月18日 21:28  人民日报

  20年前的今天,中国健儿在曼谷亚运圣火下拼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则在北京举行,启动了中国改革开放
的伟大进程。20年后的今天,亚运圣火再次在曼谷上空
燃烧,北京人民大会堂则隆重举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纪
念大会。 

  这是历史的巧合,更是历史的见证。在改革开放的背
景下,中国体育界的两次曼谷亚运出征,勾划出一条中国
体育腾飞的历史轨迹。 

  本届曼谷亚运会还剩三天结束,中国代表团已提前实
现百枚金牌的预定指标。中国队赛前坦言,仅夺金牌第一
还不够,还需要看金牌“含金量”,看精神风貌,看是否
出新人。 

  中国人的眼光不仅盯着亚运会,更盯着奥运会。一个
有较强经济、体育实力作后盾的民族,才会有这种非凡的
气度和眼光。 

  而回溯1951年的首届亚运会,中国运动员无缘参
赛,仅有7人观摩团去了新德里。 

  对比之下,天壤之别。 

  体育之树植根于社会,需要财力的滋润,离不开民心
的呵护。它就像一面镜子,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
的兴衰和人心的聚散。 

  亚运会创办至今,几乎与新中国的发展同步。亚运会
的兴旺壮大,伴随着中国由弱趋强的历史进步。从亚运会
这面“镜子”中,人们可以看到中国崛起的轨迹和中国人
奋发向上的品格。 

  二战结束后,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政体改变,经济复
苏,体育运动随之起步。亚运会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诞生
的。由于世界上少数人敌视刚刚站立起来的新中国,在体
育领域也制造政治障碍,使人们在亚运圣火下看不到新中
国选手的身影。 

  在天灾人祸俱烈的旧中国,选手们没得过一项世界冠
军,未破过一项世界纪录,更在奥运会上留下过耻辱的记
录。刚刚跨过一片体育废墟的新中国,即使在五十年代初
参加亚运会,也无法取得与一个东方大国相称的好成绩。

  此后,在与亚运会隔绝的20多年中,政府大力提倡
,人民踊跃参与,中国体育勃兴,一些项目的竞技水平扶
摇直上。举重、田径、游泳、射箭、航模、跳伞等项目的
选手连破世界纪录,乒乓球运动员为中华民族争得了第一
个男、女世界冠军,登山健儿开创了人类首次从北坡攀上
世界最高峰的历史……新中国的体育与经济一样,虽然经
历过波折,遭受过浩劫,但仍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人以
冲天的豪气,书写辉煌的体育篇章。 

  1974年,中国运动员首次踏进亚运赛场,获33
枚金牌,金牌榜列第三。这一尚可的成绩,正是新中国建
设取得一定成绩的折射和沉淀。 

  四年后,摆脱了浩劫的中国第二次派选手参加在曼谷
举行的第八届亚运会,争得51枚金牌,在金牌榜上列第
二;同年同月,划时代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是
一个中国历史也是中国体育的转折点。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巨变:政治安定,经济腾
飞,科教发展,人心凝聚……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多年渴
望振兴的中华民族,更加昂然屹立在地球的东方。 

  1982年第九届新德里亚运会,第三次出征的中国
代表团获61枚金牌,破天荒地超过30年来独占8届亚
运会金牌榜第一的日本队。这次突破,与一年前中国女排
首夺世界冠军、乒乓球队囊括世乒赛七顶桂冠,以及两年
后许海峰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无一不是民族
崛起、国力强盛所形成的历史必然。 

  新德里、汉城、北京、广岛直至曼谷,中国队16年
内连续5届保持亚运会金牌榜第一,表明中国的亚洲体坛
盟主地位不可撼动。九十年代的两届奥运会,中国均得1
6枚金牌,处“第二集团”领先位置,更是证明了中国体
育不满足在亚洲称王,更要到世界赛场上去挑战体育强国
,展示当今中国人的风采。 

  没有国家的强大,就不可能有体育的腾飞;反之,体
育的腾飞也是中国走向强盛的写照和助推力。 

  曼谷亚运会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筹备和举办的。在这
场金融风暴中,中国担起了大国的责任,承诺人民币汇率
保持稳定,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中国还向风暴起始地的泰
国和危机深重的韩国等伸出援助之手;在体育方面,中国
派出人数众多的代表团来曼谷参赛,也支持了在困难中筹
备亚运会的东道主。 

  今日之中国,仍面临很多困难,还谈不上富足。但毫
无疑问,不论从经济还是从体育的角度看,东方中国的崛
起已引起全世界的瞩目。王俊璞、顾涓

版权声明